
伤口感染的诊断是基于感染表现和症状的临床决定,包括经典的表现如热、痛、肿、化脓、红斑和发热。微生物检查结果可提供关于伤口内所含微生物的信息,以及确认致病微生物及其敏感性。而基于致病菌的敏感性,可以选择适宜的抗菌治疗。炎症标记物的升高和阳性的血液培养也可以量化感染的存在。因为所有伤口都是被微生物污染的,只有在根据表现和症状做出感染的临床诊断时、或高度怀疑有伤口感染时,才应该进行伤口培养。
全面评估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伤口感染。因此,临床人员须了解和掌握伤口感染的相关风险因素。
诊断伤口感染的检查
血液学、影像学和微生物检查可用来确认伤口感染的诊断。进行诊断性检查的目的是:
- 确认感染的全身影响
- 评估是否存在骨髓炎、或深部感染
- 识别任何可能的并发症
- 识别致病微生物
- 选择抗生素治疗或确保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对于耐药微生物适用
- 指导治疗策略的制定
可能用到的检查手段

在确定了伤口感染的临床诊断后,可以采集伤口标本进行微生物学分析,即伤口培养。切记,只有在确认感染的临床诊断时,才可以进行培养(下表)。

伤口标本的类型包括:
- 组织活检或刮取
- 伤口液体抽吸(如脓液)
- 锐器清创获得的活性组织
- 伤口拭子
组织活检是最准确的采样方法。既可以定量,也可以定性。可以确定致病菌的种类和毒性。但执行技术难度较大、花费高,并非总能实现。
大部分临床环境中,拭子培养是最常用的方法。简单、价格低、无创。研究显示Levine技术效果优于Z-Swab技术。但要记住,在采集样本前,要先用惰性伤口清洗液清洗伤口和清除失活组织,采集2个拭子。第一个拭子用来进行革兰氏染色检查(数小时可得结果),第二个拭子用来确认致病菌种类。(伤口培养简介)
尽管最常用,但伤口拭子结果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准确性不可靠。革兰氏染色可以评估微生物数量和类别,借此信息,临床人员就可以先给予抗生素治疗,因为等培养结果需要很长时间。
采集拭子的步骤如下:
- 清洗和清创
- 润湿拭子头端
- 选择采样位置(伤口床最干净的位置,而非最脏的位置)
- 选择正确的采样技术
- 标记样本,填写检查申请表(提供足够的信息)
- 送检
对于微生物分析报告的解读要结合患者个体、伤口和临床判断,而不能孤立判断。
先进的诊断技术:
传统和标准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只能检测一小部分已知的微生物种类,而这对于慢性伤口来说,往往不够。如果怀疑有真菌、分枝杆菌或厌氧菌感染,应提出特别申请或与微生物学家讨论。
对于标准技术难以培养的微生物,可以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来识别基因标志物。DNA测序技术近些年飞速发展,可以准确识别伤口标本中的微生物种类,包括那些无法通过培养来识别的种类,相信会在伤口感染诊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更详细内容,请至国际伤口感染协会官网查看共识原文。
-未完待续-
内容转载自@慢伤前沿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