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生儿伤口管理

近年来早产儿生存率不断提升,欣慰的同时也带来了其它问题,皮肤损伤就是其一,早产儿皮肤易于受伤,皮肤护理和伤口管理难度大,处理不当还会有生命危险。此外,证据显示新生儿对于疼痛的敏感程度高于儿童和成人,疼痛会造成婴幼儿慢性行为改变等。新生儿伤口管理缺乏有效的临床证据和指南,主要是因为在新生儿患者中开展临床试验涉及伦理问题。

新生儿的皮肤护理包含了很多课题,如皮肤评估、沐浴、脐带护理、包皮环切护理、消毒剂、尿布皮炎、润肤露、粘性产品、经皮水分丢失(TEWL)、皮肤损伤、输液外渗、皮肤营养、疼痛管理等。对于临床医护人员的要求非常高。

特分享美国休斯顿儿童伤口中心Dr. Rene Amaya关于“新生儿伤口管理”的报告。幻灯片为报告原件翻译,文字部分来源于早前的一篇文章,大家可以点击链接查看“新生儿伤口管理”,其中对于特定类型的新生儿伤口管理作了详细解释。

尽管表皮的发育在孕中期结束时即可完成,在孕28周前的胎儿皮肤仍然很薄且角质化水平很低。因此,早产儿皮肤的屏障功能很差,易受很多危险因素影响,包括高的经皮水分丢失(早产儿比足月儿高15倍,持续潮湿的皮肤会导致热量的大量丧失)、化学物质易通过皮肤被吸收、感染、医源性的皮肤损伤(监护探头和临床操作等)等。只要看一下早产儿护理需要的管路和监护就可以了解新生儿面临的风险有多大。真皮的完全发育是在出生后完成的,即使是足月产,真皮也只有成人厚度的60%。新生儿皮肤中连接表皮和真皮的原纤维数量较少,且距离间隔大,因此新生儿皮肤易于受剪切力的损伤。此外,新生儿皮肤还容易遭受粘性产品,如粘性敷料的损伤(如表皮剥脱)。

新生儿由于体表面积和体重的比率较大而较少发生压力/缺血损伤。然而,接受镇静治疗或瘫痪的新生儿,无法进行自发活动,因此压力损伤的风险较高。低血压的婴幼儿接受心肌收缩药物(Inotrope)治疗时发生压力损伤的风险也会增加,原因是这种药物会引起周围血管收缩,周围循环血流的减少会导致组织灌注不佳,从而增加了压力损伤发生的风险。

内容转载自@慢伤前沿公众号!

文章导览

评论

评论

这篇文章还没有任何评论。快来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

我们注意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本站需要在更现代的浏览器上才能充分展现,我们推荐您下载谷歌Chrome浏览器来浏览本站。

下载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