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医疗实践中,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关系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其重要性甚至超过技巧和方法,对于患者体验和治疗效果尤其重要。我们对于患者照护本身、以及其中优先考量事项的认识在不断地发展中,而过去20年中,焦点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方法”。
以患者为中心的照护鼓励患者、家人和医护人员之间的积极合作和共同决策,以设计和执行个性化的综合照护计划。最终,不仅患者和家庭会受益,医护人员和卫生系统也会得利。
以患者为中心的照护
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强调把患者的体验和需求放在首位。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心理学家Carl Rogers是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的创立者。他一般会把他的患者称为客户(Clients),而不是Patients。这个看似简单的称谓的变化,体现的是将客户(患者)平等对待,因为事实上,在心理学治疗中,客户可能比专业人员更能决定其治疗的方向和性质。
有趣的是,如果你留心观察,当前在西方社会中很多医学文章和文献中,都把患者称为客户。
当然,这一点并非在所有照护专业中都是如此,例如,对于疾病的治疗方法,医护人员更有发言权和权威。但如果我们在作治疗方法建议时,我们给予的选择、采取的方法和对患者抱有的态度,会对患者(客户)的体验和治疗结果产生极大影响。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始终把患者体验和需求放在考虑的中心位置。
在临床实践中有时会有一些倾向,那就是专业技能等级观念,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对于伤口敷料、治疗过程等拥有更多专业知识,由此产生的等级观念和优越感,可能会让我们看不到患者的“人”本身,要知道,患者远比其疾病复杂得多。
社会生物心理模型(Biopsychosocial model)
社会生物心理模型由George Engel在1977年创立,强调在患者的关系建立中,要考虑其整个人和体验,而不仅仅关注疾病。后者是生物医学模型的特点。

如这个名字所体现的内涵,在社会生物心理模型中,与患者的互动和治疗,考虑了个体的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因素(见上图)。将个体看作一个整体,是一种更加全面的方法。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临床实践中,大多数医护人员会面对高工作压力和时间有限的现实,要贯彻这一模型难度很大。这种方法需要有意识地努力和对患者的更多关注。但正确执行后获得的患者体验和结果改善会成为我们继续尝试的激励。
实践考虑
医护人员的必要特质之一是对人性的关心,因为患者照护的秘密就在照护患者过程中Peabody, 1927 |
对于上面所介绍的模式,有两个要点。
第一,在医患关系中平等对待患者;
第二,认识和关注构成患者体验的众多因素。
谁才是专家?
在助人行业的实践中,在知识渊博的专业人员和求助的患者的关系中,我们很轻易会充当专家的角色,这在有时是恰当和必要的。但这种关系也存在风险,会让我们忽视了患者带来的专业知识,而这可能是影响深远的,因为毫无疑问患者在一件事情上是绝对的专家,那就是关于他们自己。
患者对于自身的经历、需求和喜好是最了解的。而这些对于治疗的决策来说显然是重要的。
因此我们在日常诊疗过程中,须做到真正认真倾听和关注患者的体验,尤其是用心发现那些不容易被发现的因素。
例如,在我们建议了一个治疗计划,患者口头表示同意,但同时可以从语气和身体语言看出他对此感到不舒服和犹豫,此时我们应该进一步询问,了解其担忧背后的原因。如果没有积极的关注和问询,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理解患者的反应和偏好,进而影响了治疗效果。
完整的人
如上所述,对患者的了解要尽可能考虑患者整体(Whole person),包括经历、信仰、价值观等会影响医患互动的因素。我们常常用非黑即白的方式来看待事物,但对于复杂的人来说,很少如此。
患者的反应和偏好往往是复杂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根据上述社会生物心理模型,其对每个阶段治疗的反应可能包括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
实践中,我们始终保持积极的关注会很有帮助。因为有些因素显而易见,但另一些的了解却需要积极的好奇心或理解的欲望。尽管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侵犯性,但患者常常更加关心我们的意图和对其利益的理解,因而往往能报以感激和欢迎。
每一个患者都有其独特性,了解越多,越有利于我们开展治疗。
写在最后
至此,我们主要探讨了可以帮助我们改善与患者关系的方式,以最终改善患者照护和体验。尊重患者自身拥有的专门知识和经历,将患者整体看待,我相信我们能够给每个患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结果。但要做到这一点是困难的,需要积极的、有意识的努力和互动。
内容转载自@慢伤前沿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