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膜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而对于伤口来说,自2008年James和Davis等的开创性研究确认了其在伤口中的存在。从此,大量的研究试图了解生物膜对伤口愈合的影响。在2008年,James等用扫描电镜发现60%的慢性伤口含有生物膜,而这一比例在急性伤口中仅为6%。而近些年的研究更是确认几乎80%的慢性伤口都含有生物膜,因此人们认为生物膜普遍存在于慢性伤口中(伤口生物膜:治疗和愈合管理新进展)。
微生物,尤其是生物膜,在妨碍伤口愈合过程中的确切作用还未完全明了。但普遍共识是生物膜、伤口愈合延迟和伤口感染风险之间存在关联。生物膜的存在会让清除微生物和治疗伤口感染变得困难。
关于生物膜的实验室研究和其对临床的意义
由于人们对生物膜知之甚少,迄今为止,关于伤口生物膜的理论概念主要是根据体外研究的数据来推导其在慢性伤口临床环境中的可能情况。
应用先进模型,很容易在体外培养和建立生物膜模型。但体外环境和体内微环境毕竟还是有很大区别,充分理解这些区别非常重要。研究证实在真实伤口中,形成的感染微环境会有低氧、pH改变,微生物细胞生长缓慢,而这些与体外模型系统是不一样的,简单地将试验室结论用到临床是不可取地。
对于生物膜的 未知 和 已知
根据文献报道,生物膜在体外的发展过程是由浮游微生物启动,然后遵循一定的发展循环过程。生物膜在体外的标志性特点是存在自我产生的胞外物质,包含多糖、蛋白质、胞外DNA和支持性交联金属离子如钙、镁和铁。
然而,以上认识不一定能直接反映生物膜在伤口中的行为。生物膜是如何在急慢性伤口中形成和发展的,仍然不清楚,尽管我们的观察已经确认在伤口中同时存在集合和单个微生物细胞,且常存在多种微生物。理解不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机制对于解释生物膜相关的抵抗力增强是关键。
伤口生物膜可能存在于腐肉、碎屑、坏死和其他组织中,和伤口敷料上。与体外模型不同,我们仍然不知道体内生物膜基质的构成,如果有的话,及哪些来自于宿主。微生物在伤口中不仅存在于表面,而且会进入深部细胞外基质中。这一点对于采集伤口培养标本的实践很有指导意义。
我们仍然不知道微生物共聚形成生物膜是发生在进入伤口前、还是后?有研究确认在健康皮肤和急性表皮伤口中都有细菌共聚体存在,表明至少在某些情况下,在微生物进入伤口前已经形成了生物膜。
此外,我们必须承认不管是浮游微生物还是生物膜,都不是造成伤口形成的初始原因。而促成慢性伤口发生的基础环境因素和/或疾病因素会影响微生物在宿主和伤口中的行为。根除微生物并不是实现伤口愈合的唯一考虑。然而,微生物和生物膜的存在确实与愈合停滞和延迟有关,将其清除有助于改善愈合(细菌群落和生物膜对伤口愈合的影响)。
识别伤口中的生物膜
科学已经证实生物膜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到。此外,生物膜也可能存在于伤口深部组织,肉眼就更无法看到了。
生物膜可能是某些伤口外观的根本原因,但伤口中肉眼可见的变化不一定是判断生物膜存在的确定性指针。此外,很多看上去健康的伤口,通过实验室检查可以发现生物膜的存在。当前,识别生物膜和微生物的伤口采样方法没有金标准,而且很多情况下可能没有必要确认是否伤口含有生物膜。然而,伤口中微生物的种类或许更有临床意义。
如果某个伤口难以愈合,且对标准治疗没有反应(如抗菌治疗),应该考虑是否有生物膜耐药微生物的存在。提示伤口可能存在生物膜的标准如下:

对伤口治疗的意义是什么?
生物膜会增加微生物对抗菌剂的耐受能力。大量证据显示清创是减少伤口生物膜的必要过程,通过快速和序贯清创可以有效清除伤口中的生物膜。基于生物膜的伤口照护,将会在后续章节中予以介绍。
更详细内容,请至国际伤口感染协会(IWII)官网查看共识原文。
-未完待续-
内容转载自@慢伤前沿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