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疱剂(Vesicant):当从血管通路漏出至周围组织时,可以造成水疱、组织腐化或坏死的药物或制剂。
外渗(Extravasation):发泡剂溶液或药物意外/疏忽渗漏至血管周围组织。
一些化疗药物具有发疱特性,当意外漏出血管进入周围组织时,这些制剂会造成水疱、严重组织损伤或坏死,被称为药物外渗。组织损伤可能是因为与发疱药物直接接触、或大量液体造成的压力、或血管严重收缩所致。

药物外渗示意图
但是化疗药并非是造成外渗损伤的唯一发疱剂。一些非化疗药物或溶液也具有发疱特性,也可以造成外渗损伤。下面所列是一些非化疗制剂:
- 万古霉素
- 奈夫西林
- 氯化钙
- 氯化钾
- 氯化钠
- 葡萄糖酸钙
- 多巴酚丁胺
- 安定
- 多巴胺
- 去甲肾上腺素
- 苯妥英
- 异丙嗪
- 异丙酚
- 血管加压素
- 放射造影剂
作为护理人员,应该采取预防措施、监测、识别迹象/症状和尽早采取治疗措施。在输注上述药物时,预防是关键,可考虑采取下面的预防措施:
- 位置、位置、位置:选择静脉穿刺部位时,避免关节处,包括腕关节、手、肘窝。如果患者近期在肘前窝处采过血,在对侧前臂寻找适合部位。外渗也有可能发生在中心静脉插管的患者。
- 更大并不意味着更好。尽可能使用最小尺寸穿刺导管。即使用小尺寸的导管,也可以获得良好的流速。使用太大的穿刺导管可能会阻塞血流和可能造成穿刺部位远端血栓形成。
- 了解所用药物。你是否对上述药物是发泡剂感到惊讶?高渗(>600mosmol/L)和pH过高或过低(pH<5或>9)的溶液或药物应该通过周围静脉输入。了解每种药物可能造成的不良事件。如果存疑,一定要咨询药剂师。

4.固定好穿刺器械。使用固定器械稳妥固定和防止导管移动。当使用敷料时,避免阻挡穿刺部位以便于观察。
5.检查输液通畅度和穿刺部位。这是早期发现并发症的关键。根据机构关于穿刺部位检查频率的规范操作。输液泵不会告诉你穿刺部位是否有外渗。使用通路前一定要抽吸确保有回血,但切记,检查回血有助于检查通畅度,但并非是评估穿刺部位浸润的可靠方法。如果在周围静脉穿刺部位之上10cm处用指头加压后输液仍然能继续,应怀疑有浸润。
6.外渗管理的政策/操作规范。你是否知道所在机构是否有针对非化疗制剂的政策?是否学习过?一旦发生外渗,你应该做什么?是否有评估标准来记录问题的严重性?你是否需要完成意外事件报告?你是否能对穿刺部位拍照?
7.热或冷?你会使用哪个?你所在机构对局部湿敷如何规定?你进行操作前是否需要医生的医嘱?
8.解毒剂。对于所用药物,是否有解毒剂?获取适宜解毒剂的医嘱。如何给药?
9.记录、记录、记录。我知道,你以前听过:如果没有记录,你没有做过。记住,你不会记得过去发生过什么,因此,希望你的记录能为你辩护。
10.不要忘记患者/家属。与患者和家属保持沟通,告知其关于治疗和管理的信息。
内容转载自@慢伤前沿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