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自溶性清创与酶清创

伤口清创-介绍

直到近代人们才认识到坏死组织例如痂皮(Scab)或焦痂(Eschar)的存在是伤口自然愈合过程的一部分。现在人类知道坏死组织对于伤口愈合有危害,会延缓或阻止伤口愈合的发展过程。因此伤口清创被认为是难愈(Hard-to-heal)伤口管理的重要步骤。

何谓清创?就是将外源异物和失活组织或污染组织从伤口床去除,直到健康组织暴露。在伤口的自然愈合过程中,随着坏死组织在伤口中的积累,清创也同时发生着。然而,当宿主抵抗力由于营养不良而下降、持续的压力损伤、或伴发慢性病例如糖尿病等,需要进行人为干预以促进伤口愈合。清创被认为是伤口床准备(Wound bed preparation)的最重要因素,但这一点还有争议,有人认为不应单独评价清创的作用,而应该把它作为伤口愈合整个过程的一个环节。

应用于清创的技术很多,最常用的技术包括外科手术(surgical)、外科器械清创(sharp debridement)、机械清创(mechanical)、高压液体冲洗(high-pressure fluid irrigation)、超声雾化(ultrasonic mist)、自溶性清创(autolysis)、酶学清创(enzymatic)、生物清创(larval therapy)等。酶学清创是指用外源性酶将伤口中的坏死组织降解,而不破坏新鲜肉芽组织。根据是否只清除失活组织,清创可以被分为选择性(selective)和非选择性(nonselective)方法。根据患者和伤口情况选择适宜的清创方法,以期获得最快、最安全和疼痛最轻的愈合过程。

清创作为伤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伤口治疗师的必备技巧。

可用于清创的敷料

自溶性清创-Autolytic Debridement

上面我们对于清创进行了概述,接下来我们将分别介绍自溶性和酶清创。

自溶性清创是指机体利用伤口渗液中的有效成份,包括各种内源性酶、中性粒细胞、生长因子、巨噬细胞等,将坏死组织消化降解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应用“保湿”敷料得以加强,例如片状或无定形水凝胶敷料、半通透泡沫敷料、或水胶体敷料等。伤口渗液在湿性敷料下积聚,将坏死组织软化和液化,为伤口中的生长因子和炎性细胞完成伤口愈合的早期阶段创造条件。

自溶性清创的侵害性最小、痛感最轻,因此在患者中最受欢迎。对于无法忍受激烈的清创方法的患者可以选用此方法,例如年老体弱、卧床、患慢性病或终末期患者等。然而,自溶性清创并非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伤口,不应用于感染伤口或深部腔洞伤口,也不能用于坏疽或坏死的肌腱;对于坏死组织较多的复杂创面或急性创面等需要用外科或手术清创的伤口,也不应选择自溶性清创。

因为自溶性清创以内源性酶作为基础,这一技术较为经济实惠,性价比较高,且不易把具有细胞毒性的物质引入伤口床。然而这一技术的最大的缺点是起效较慢,有时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获得理想效果,而且在治疗过程中无法对伤口床进行观察监视。

酶学清创法

和自溶性清创一样,酶学清创依靠酶来去除坏死组织。然而,酶学清创所用的酶不是我们机体自身的( endogenously),而是外源性的(exogenously)。三种常用的外源性酶包括:蛋白酶(proteolytics),纤溶酶(fibrinolytics)和胶原酶(collagenases)。针对特定伤口进行选择溶解坏死组织的酶时,所依据的是经验和手中所有的产品,所能参考的相关研究的临床证据较少。

酶学清创是一种选择性清创方法,无需太多技巧,但是相比外科或手术清费时较长。该方法常用于无法耐受外科清创的患者,或作为外科清创的辅助,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或接受长期护理的患者。该方法不可用于有深部组织暴露的伤口、脸部烧伤或其它任何需要快速清创的伤口。外源性酶不要用于正在接受自溶性清创的伤口。

酶制剂的使用要遵照厂家使用说明。焦痂区域在用酶清创之前需要在焦痂上交叉划线,以便帮助酶渗入深部。因为大部分酶在湿润环境下活性最佳,伤口在应用酶制剂后,应该予以覆盖。酶学清创过程中,医师须密切关注是否有感染的迹象和症状出现,必要时给予预防性抗菌治疗。有些酶制剂不可与银离子敷料或碘联合使用,否则酶的活力会丧失或下降。

内容转载自@慢伤前沿公众号!

文章导览

评论

评论

这篇文章还没有任何评论。快来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

我们注意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本站需要在更现代的浏览器上才能充分展现,我们推荐您下载谷歌Chrome浏览器来浏览本站。

下载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