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IWII共识之伤口床准备

本文是国际伤口感染协会(IWII)《2016伤口感染临床实践专家共识》的“伤口床准备”部分。

坏死组织和失活组织为感染提供了发展的条件、加剧了炎症反应、并阻碍了伤口愈合[12],这些组织包括伤口床中的异物(伤口敷料残留物)、多种微生物相关生物膜或腐肉、渗出物和组织碎屑。伤口床准备的原则是一些已经深入人心的概念,包括TIME(T-组织、I-感染、M-湿度、E-边缘)[23,96]和基于生物膜的伤口治疗(BBWC)[97]。在这些原则框架下,通过治疗性伤口清洗、生物膜破坏和清创去除坏死和失活组织等,可以维持一个健康的伤口床。

清创

为了刺激伤口愈合和管理伤口床生物负荷,可采用多种不同的清创方法(见下表)。研究已经证实清创可以短暂破坏生物膜的防御机制,为增强局部和全身治疗手段的效果提供了一个机会窗口[13]。不过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明最佳的清创频率;然而,专家建议清创应至少每周进行。为了破坏生物膜附着和防止扩散,可以使用清创策略并配合治疗性清洗(使用局部抗菌剂)和抗菌伤口敷料[12,98]。新的不含抗菌剂的生物膜干扰剂亦能有效破坏生物膜,可以替代含有抗菌剂的治疗方法。

不同类型清创方法对生物膜的作用依赖于生物膜的生命周期。临床医务人员应该了解不同清创策略和局部治疗产品对生物膜预防、成熟和分散的作用。当进行伤口清创时,应遵循当地机构的规范和指南。

清洗感染伤口

每次换药时均应仔细清洗感染伤口。冲洗(Rinse)伤口和清洗(Cleanse)伤口是不一样的。治疗性伤口清洗具有如下特点[23]:

  • 使用可以破坏生物膜和杀死浮游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伤口清洗溶液(下表列出了不同清洗液的特点和作用);
  • 可以改善伤口和个体的安全性;
  • 不同环境下的可及性(医院、门诊和家庭环境);
  • 冲洗可达到一定压力(PSI);
  • 保护伤口周围皮肤以免发生浸渍。

关于理想的清洗液和最佳伤口清洗方法,还没有定论。使用抗菌容液进行审慎冲洗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参见“局部抗菌治疗”)。

表面活性剂能降低伤口床与液体间(或两种液体间)的表面张力,因而可以促进液体在伤口床上的扩散和促使失活组织与伤口床的分离。这一特点已经被用于多种表面活性剂与抗菌剂配比产品的开发,例如PHMB与甜菜碱、盐酸奥替尼啶和苯氧乙醇[23]。使用这些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抗菌清洗液有助于破坏伤口生物膜[102,106]。

此外,出现了一些含有超氧化物和/或低浓度次铝酸盐的新型清洗剂,而传统的高毒性制剂则不再被推荐使用。这些新的清洗液声称可以破坏生物膜和杀死游离细菌和其他微生物,而同时对伤口和患者个体是安全的[103,104]。

实践应用

感染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和减少其对患者、照护人员和医疗系统的影响。对感染伤口的治疗应该遵循清晰和明确的治疗方案。

伴发疾病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努力。彻底的伤口清洁技术和伤口清创有助于清除微生物(游离或生物膜)。如果没有全身感染症状和表现,使用抗菌剂加表面活性剂(凝胶或液体形式)和抗菌敷料可能已经足够。

清创后,建议局部应用抗菌剂以防止(或至少延迟)游离微生物的附着和杀灭被破坏或分散的生物膜。下表所列为伤口感染的局部治疗方法。

内容转载自@慢伤前沿公众号!

文章导览

评论

评论

这篇文章还没有任何评论。快来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

我们注意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本站需要在更现代的浏览器上才能充分展现,我们推荐您下载谷歌Chrome浏览器来浏览本站。

下载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