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智能敷料:伤口感染可以自动报警

英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款智能伤口敷料,当探测到伤口床有致病菌存在时,可以发出绿色的光予以警示。这款敷料使得临床医务人员可以早期发现有害细菌,对于防止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有深远影响,并有可能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正如著名的作家、哲学家和政治家,Benjamin Franklin(100美金上面就是此人头像),所说:预防胜于治疗(An ounce of prevention is worth a pound of cure.)。英国科学家正式在这种精神鼓励下开发出了这款遇到致病菌可以自动变色的智能敷料。来自伤口周围皮肤和其它来源的细菌可以轻易进入伤口床,并迅速繁殖形成集落。这一点很正常也很常见,但当细菌负荷达到并超过临界点,免疫防御机制失效,感染发生。此时,医疗介入称为必须。

智能敷料的原型

左侧为没有感染的情况,右侧为感染金葡菌或绿脓杆菌时的情况(Bath大学)

科学家们在烧伤伤口感染的猪皮模型上检测了这款敷料的原型产品(猪皮与人类皮肤非常相似),发现这款敷料对于探测由生物膜中细菌引起的感染非常有效。与任何生命体一样,细菌有自身保护机制,它们可以通过将自己“埋藏”在保护性基质(细胞外聚合物基质)中来抵御外界侵害。

该项目的负责人,生物物理化学家Toby Jenkins解释说:这款敷料的作用机制是当其遭遇伤口床中致病菌释放的毒素时,敷料中的纳米胶囊可以释放出荧光染料。纳米胶囊模拟皮肤细胞,只有当存在毒性细菌时其才会破裂,而并不会受到存在于健康皮肤的正常无害细菌的影响。使用这一敷料可以让医生快速识别感染,而不需要揭除敷料来观察,意味着患者可以获得早期诊断和快速治疗,从而使很多人免受不必要的痛苦。

目前临床使用的确认感染的方法需要48小时,失去了宝贵的治疗时机,且增加了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此外,由于目前方法的低效率,患者通常需要服用抗生素来进行预防。这也加剧了耐药菌株的问题和增加了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更不用说可能发生的副作用,例如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和皮疹。

这款智能敷料可能成为伤口治疗领域的突破性技术,因为其简单、有效,肉眼便可确认结果。有了这项创新,医生可以在床边监测伤口愈合过程,而不用等待实验室检测数据。

内容转载自@慢伤前沿公众号!

文章导览

评论

评论

这篇文章还没有任何评论。快来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

我们注意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本站需要在更现代的浏览器上才能充分展现,我们推荐您下载谷歌Chrome浏览器来浏览本站。

下载谷歌浏览器